【瞭望】董火民: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董火民 访问次数: 发布时间:2020-11-17

科技成果转化就是将“专家人才头脑中的知识和写在纸上的专利,转变为依托企业平台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并构筑起“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要素的科技成果转化投资评价模型”。

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系统也即政产学研金服用,要让各方都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有付出、有收获。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一重要论述凸显了科技创新的深远意义,对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既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解决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问题;又要抓好科技创新主体,构建体现劳动、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山东山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既是国有企业集团,同时兼具各种科技创新要素,并与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各要素交融互动。因此,对理清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外延,把握关键要素及其着力点别有一番体会。

在当下创新驱动的重要发展时期,科技创新将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的形态,创造出从未有过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实现更新换代。在“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协同创新体系中,在科技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的互动与融合发展机制中,科技成果转化是关键节点。搞清楚基本问题、构建好生态系统,才有助于各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时厘清职责、履行义务、获取收益。

牢牢抓住科技成果转化“牛鼻子”

对科技创新链、产业升级链、人才成长链来说,科技成果转化就是做好相关工作的“牛鼻子”。抓好它,便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链的桥接器。科技创新链,一般包括前期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产品开发、产业发展等环节。我们在海外考察一家知名科研机构时发现,一套先进装备的原型机刚以“散装”状态完成性能验证,便已有多家资本和经营管理机构参与部分部件的投资开发与专业化孵化。

这意味着,资本和市场的力量正在往前延伸,也说明科技成果转化促使科技创新链的各个环节要分工并进,更要融合协作。研发部门或机构要依靠一定的独立性来保持开展前瞻性选题研究,后续的转化机构、资本机构、产业需求方要往前延伸着力点,不能靠研发环节“包打天下”等着吃现成饭。

科技成果转化是产业升级链中的倍增器。科技成果转化的高科技属性,决定了实验室样品、样机转化而来的产品,或优于现有主流产品、或填补部分领域空白、或没有同类竞品。比如,由山科控股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共同投资设立的一家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制出800W至1200W的无动力液冷LED集鱼灯,各项技术指标均可替代3000W至4000W的金卤灯,显著降低渔业生产能耗,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层出不穷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也在培育区域性创新产业生态。小鱼小虾多了才能养得了大鱼。关注更多以新成立科技型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才能体现科技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

科技成果转化是人才成长链的加速器。成为科技型人才,要经历一系列的科技研发活动,从初级人力资源锻炼为某一领域的骨干。37岁左右是自然科学人才科研创新的黄金期。实现成果转化的过程,也是研究团队重构与骨干人才发展路径优化的过程。

转化科技成果需要与时俱进

根据近期公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19》(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全国3000多家高校与科研院所形成了数十种成果转化的方法,但其中以成果作价入股转化的比例很低。实际上,参考国内外一些经验,这一模式对做强原创性成果转化、密切研发机构与转化机构的关系、提高成果转化成功率,都很有益处。从具体科技成果转化的细节来看,有一些认识需要进一步明晰。

做好科技成果转化,通常需要比较清晰的技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合适的投资评估模式和资本,孵化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初步的市场预期等。

人才团队要素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要素,没有其密切参与,就不存在成果转化的成功。我们认为科技成果转化就是将“专家人才头脑中的知识和写在纸上的专利,转变为依托企业平台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并构筑起“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要素的科技成果转化投资评价模型”。我们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团队共同设立的企业,院所及其技术团队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集团则现金投资且持股比例一般不超30%,将创新自主权放给企业和人才团队,支持利用平台和科研优势保证工艺、产品优化和应用推广。

当然,科技成果转化也面临着自身“困境”。最显著的一点,莫过于研发机构与转化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科研创新团队对自身的技术创新具有充分自信和较高价值期待,但现有转化机构侧重产品及市场效益的评价,对团队取得的初期成果持怀疑或犹豫态度。

化解困境,就要在思想上有所认识、行动上有所准备。理性认识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和产品的特点,才会有针对性策略。科技成果转化,简而言之,是将实验室成果在企业平台上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批量放大、应用、完善。原创性强、科技含量高不必多说。但原创性越强,时常意味着应用场景单一、市场规模有限;科技含量越高,越容易存在软肋。这也是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必然阶段。

从细从深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所谓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涉及的要素包括政策环境、高校科研院所、园区孵化器、专家人才、资本、产业企业等,也就是“政产学研金服用”。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中小企业可提出技术研发需求、支付购买知识产权资金、找到技术供给;高校院所对接来自一线的技术研发需求,通过成果转化获得股权收益;高层次人才找到创新创业投资和产业合作伙伴,出让相关知识产权和研发时间;园区孵化器找到有战略潜质的种子企业,提供高水平专业化服务;资本对有价值的投资项目进行风险投资;政府部门则建立有利的政策环境与发展秩序,催生新动能。

做细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是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的重要一步。我们提出科技成果转化“三位一体”模式,即科研单位、产业园区、山科控股三方,共同为成果转化具体实施路径中提供细节支持。同时,山科控股通过直接投资入股、科研单位继续给予一定研发经费支持、孵化园区提供办公场所等投入,共同帮助研发团队走过从技术到产品的转移转化过程。

对细节的要求,还体现在服务的水平。比如专门的孵化服务团队跟踪提供专业化的延伸服务。服务方最好引入行业代表性企业,利用现有企业平台协助开拓市场渠道、提升产品开发能力,邀请企业负责人给创业团队做辅导,分析未来成长路径,并协助解决好后续的资金需求。



×